题陈向元泰宁去思图泰宁人为筑台立碣榜曰捧日
泰宁重镇巉峰陪,控带边隘何雄哉。
西陵所在肃守卫,葱郁佳气神灵开。
长养松柏极奥壤,擎霄瑰木争崔巍。
主者失职盗贼横,露刃斫伐崩云堆。
论价百万售胡贾,捆载祭器同飞埃。
陈侯持节痛且愤,力正纲纪无徘徊。
擒斩巨猾示禁绝,并还旧物隆郊禖。
威行两月忽罢去,海内识者咸惊猜。
果兆发掘贻惨祸,灭绝圣法尸其魁。
通道治水出方略,况侯馀力尤恢恢。
父老泪眼阅今昔,捍患失望长城摧。
筑台表绩岂无谓,捧日飘落凌烟才。
投书索赠穷荒窟,罗列图咏本末该。
逃世肝肠动鼙鼓,吮毫倾此弥天哀。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