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庵茅亭晚望

四山日落风泠泠,紫霞罩野长烟青。 蔽亏林树暗城郭,光回一水犹晶荧。 拂襟蹑履茅亭上,归栖万翼啼相向。 补缀楼栏星点稀,荡摩霄汉笳声怆。 穷冬鱼鳖阻安流,小舸短篷未可傍。 为想横戈恣杀戮,妇孺呼号投盛涨。 眼前创痍少苏息,江山始觉还清旷。 主人隔我葡桃卮,宁倚口舌扶时危。 缁尘眯目不能去,微怜梅萼空存枝。 万象沈冥月初白,满抱悲欢对今夕。 手扪钟阜霜露垂,应出魍魉识归客。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