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崔公桥夜趋焦林山合谷鸣寒松十里题告长沙旧游

阴阴叠巘寒烟夕,十里蛙声送归客。 篮与出没无东西,独缘微磴寻颓壁。 花冥星暗松如盖,回望还疑风雨至。 春山正有杜鹃啼,鸿蒙一炬游天地。 扑人苍翠谁能扫,携筇记出山阴道。 苦持闻见叩灵踪,兹行却信卧游好。 羊肠折坂惊风起,恍惚衔枚袭飞骑。 高垒常关虎豹立,士卒先登尽超距。 回峦深箐阴磷碧,天低露下凄苔迹。 空怜伏轼老卿轲,已误担簦诵儒墨。 寂寞哀湍起夜吟,世外安知鸡犬音。 凭君领取苍茫意,明日相思满白云。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