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别李二兵备之官高州余亦自兹寻庐山因为长歌
白日照渡头,一片柳条色。
澹荡伴行人,将携忘主客。
飙轮呼吸踔千里,电掣河山风掠耳。
暮辞汉树月明中,朝看庐阜云端里。
浔阳城郭参差是,万叠岩峦相向起。
披衣四顾天地寒,似有愁心满江水。
故人循良今第一,领郡武昌声籍籍。
腹中韬钤未概施,境外讴歌已无匹。
政成七载谒天子,映照九衢佩金紫。
平明便殿立召人,前席垂询在尺咫。
是时寰宇初和戎,东南又火袄神宫。
群黎那谶怀柔意,健吏稍翘搏击功。
君念折冲关治忽,惨澹经营抒胸臆。
对罢屡颔圣人颐,似许小臣能戆直。
归来须臾明诏下,移巡岭峤施行马。
回睇觚棱梦欲飞,重辞蔀屋泪如写。
走也交君拟昆弟,置酒谬论天下事。
击楫畴为士稚才,领缨空负终童志。
坐对中流回素襟,长波卷雪连春阴。
沾来鹦鹉洲边雨,听罢琵琶亭畔砧。
嗟君苍茫东入海,膻腥窟宅分明在。
斩鲸驱鳄欲何如,带牛佩犊更谁待。
余亦拂袖寻名山,日夕望君霄汉间。
休论仕隐殊喧寂,万里精魂知往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
陈三立的其他作品
- 《 胡琴初寄示除日述怀四首次韵酬之 其四 》 —— [ 清 ] 陈三立
- 《 次韵答季祠见赠二首 其二 》 —— [ 清 ] 陈三立
- 《 高观亭春望 其二 》 —— [ 清 ] 陈三立
- 《 人日放晴出游未果枯坐成句 》 —— [ 清 ] 陈三立
- 《 癸巳元夕述怀次前韵 》 —— [ 清 ] 陈三立
- 《 腊月十八日雪感赋 》 —— [ 清 ] 陈三立
- 《 淮舫夜集饯沈子封提学同年 其一 》 —— [ 清 ] 陈三立
- 《 送赵翰林启霖黄优贡忠浩还湖南 》 —— [ 清 ] 陈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