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入彭蠡次黄鲁直宫亭湖韵
吾生有涯知无涯,自分愚浊长终尔。
昊天震愆逢百罹,岁时往还复经此。
十年记语庐山僧,登高眺远留茅亭。
今日扁舟入湖口,可怜湖水浓于酒。
四迷洲渚浸渺冥,群鸥丛雁纷相迎。
举钓长竿诺已宿,大波为山风为屋。
去去榆枋逐北飞,白头逃世此中归。
胸置灵君铲城府,鼍驾龙吟遍处处。
青霄引我万斛舟,我百不如焉足羞。
独有千秋万岁恨,斟酌蓬蒿殉一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