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甫过夜谈作
谁欤辄夜过,由甫吾狎旧。
过视同阿兄,才艺并天授。
子较究吏事,不蒙画饼诟。
顷落百僚底,锥囊稍获售。
措手条例地,爬抉祛弊陋。
倡言设旅校,长养菁莪秀。
咄嗟具规程,此事可粗就。
对烛见眉宇,讽议颇杂凑。
力持南昌狱,彼族刃其脰。
严秘伏万因,坐使陷疑窦。
尤愤豪酋横,召妓于白昼。
龌龊陪衣冠,琐细固遗臭。
馀及怪幻端,科比难赦宥。
呼煎双井茶,舌本助沃漱。
更为搜异闻,资噱延刻漏。
降雹壮于拳,作伥附如瘤。
死去王安之,凭致窭儿富。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