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青云图马道人遗像题示住持
霭霭仙尉宅,千祀兴坛场。
踵迹蔚道流,鼎宝灿丹房。
马师何许人,其来自何方。
岸异魁梧姿,银须过腹长。
足臂关铜环,神力莫禁当。
胸腹傲万怪,龙虎龟蛇藏。
垂偈何纷敷,证谛接微茫。
妙悟发天人,导源综其纲。
扬薪灰硕躯,霄宇烂生光。
祥云缭绕之,胎鹤下翼翔。
众庶见惊叹,传说互低昂。
至道还自然,缮性挫锐芒。
变异夸末俗,谩诞阶披猖。
灵迹耀大地,偶耳讵云臧。
默探玄牝门,厥旨操括囊。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