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

· 姚勉
白鹤有奇质,从古巢神仙。 饥餐必瑶草,渴饮惟琼泉。 朝飞阆苑霞,莫宿炎洲烟。 一从落尘埃,六翮剪不全。 身居樊笼中,心往云霄边。 长鸣欲谁诉,顾影私自怜。 清都梦如昨,欲去曾无缘。 安得支道林,使之遂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阆苑(làng yuàn):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炎洲: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
  • 六翮(hé):指鸟的翅膀。
  • 清都: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翻译

白鹤具有奇特的资质,自古以来便是神仙的巢居之伴。它饥饿时必定食用瑶草,口渴时只饮用琼泉。早晨飞翔在阆苑的霞光之中,傍晚栖息在炎洲的烟雾之间。然而一旦落入尘世,它的双翅便不再完整。它身处在樊笼之中,心却向往着云霄之上。它长久地鸣叫,却不知向谁倾诉,只能看着自己的影子,暗自怜惜。那清都的梦境如昨,但想要前往却没有缘分。怎样才能得到支道林这样的人,让白鹤能够顺遂地飘然离去呢?

赏析

这首诗以白鹤为喻,表达了一种对自由、高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白鹤在仙境中的美好生活,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特质。“一从落尘埃,六翮剪不全”则转折,写出白鹤落入尘世后的悲惨遭遇,翅膀不再完整,暗喻美好的事物受到了摧残。“身居樊笼中,心往云霄边”进一步强调了白鹤内心的向往与现实的束缚之间的矛盾,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后面几句通过白鹤的鸣叫、顾影自怜以及对清都梦的怀念,深刻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无法实现的悲哀。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姚勉

姚勉

宋绍兴府新昌人,字述之,一字成一。理宗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初授平江节度判官,丁父忧服阕,除正字。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疏言之,语甚切直,遂归。及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免归。有《雪坡文集》。 ► 5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