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夜向晨睡中闻雷起感而有述

庐夜了众喧,昏釭引熟寐。 山气蒸枕簟,魂暖却魔魅。 揭帷窗微明,桂叶影致致。 砉然大声起,万辆蟠宵际。 鸡号屋瓦摇,雨风挟俱至。 涛籁从奔飞,如海浮一辔。 厮役杂惊叫,震撼并失次。 隆冬愆潜藏,发乱阴阳气。 其兆为杀机,孰云地可避。 灾祥吾安稽,颠倒劫天意。 日中循楼廊,松竹未改翠。 驳解云光亨,变灭亦游戏。 至人号不迷,缅岩掣遐思。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