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五月十三日至焦山同游为陈仁先黄同武胡瘦唐俞恪士寿丞兄弟越二日王伯沆亦自金陵来会凡三宿而去纪以此诗 其四
山寺富碑拓,亦颇藏秘轴。
鹤铭周鼎外,名辈积篇牍。
竹坡独留带,好事苏髯续。
题名椒山卷,盛世仰老宿。
先公墨犹烂,把笔俨在目。
弹指十九年,人亡社已屋。
从游四五辈,过半不可赎。
江楼掩泪看,馀生矧碌碌。
其馀识名姓,复讶填沟渎。
人生几两屐,谁及道旁木。
流传画与书,但视为鬼录。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
陈三立的其他作品
- 《 真长过示携家玉泉寺观鱼新句叹其清绝戏题 》 —— [ 清 ] 陈三立
- 《 题死难渭南令杨和甫遗墨 》 —— [ 清 ] 陈三立
- 《 剑丞过示新篇 》 —— [ 清 ] 陈三立
- 《 方伦叔廉惠卿招集小万柳堂 》 —— [ 清 ] 陈三立
- 《 游湖口石钟山歌 》 —— [ 清 ] 陈三立
- 《 晴川阁公宴即别梁节盦还焦山欲赴未果题此句 》 —— [ 清 ] 陈三立
- 《 侯总兵疏勒望云图 其二 》 —— [ 清 ] 陈三立
- 《 岘堂别归入夜雷雨独坐作 》 —— [ 清 ] 陈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