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日超社第四集酒坐送林健斋枢相游泰山

选佛震旦簪履随,卉木气静围酒卮。 广堂长席烂灯火,喜增一客丰髯髭。 当年声名最台阁,击强补阙薄海知。 中朝故事憎戆直,斥守边郡方南驰。 阿爷持条系鄂渚,宵阅除目频攒眉。 爱护邦桢惜气类,恶地梦得宁堪之。 抵书滇使晓本末,沥肝剖胆公非私。 风概饱闻过庭语,辄悬胸臆窥设施。 劫残电掷廿年久,先坟木拱公出走。 海涯片土聚吟呻,一面已在国亡后。 杀机犹见起龙蛇,安卧何由傍鸡狗。 违世高心寻旧盟,顽云岱顶仍纵横。 七十二君迹茫昧,到时剩有秦松迎。 上诉阊阖海日曙,傥绕梦底苍蝇声。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