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叔澥翁七十寿诗
闽英起蜀徼,骨耸孕名理。
濡染扬马乡,词林有根柢。
通识该群经,创义探故纸。
颇涉短长策,不废当时体。
宾师预帷幄,邻封互倒屣。
忆聚白下庐,谈谐角恢诡。
吟飘钟阜云,歌拂秦淮水。
别去按一道,妒饱黄河鲤。
宦成丁改步,大隐金门里。
汹汹地轴翻,汩汩人纲圮。
发愤勤著书,微辞护前轨。
遑云拨乱世,孤奖明夷旨。
劫运老却人,公亦七十矣。
怀旧翔深衣,侧闻髯愈美。
鸡鸣风雨交,常度存君子。
吾衰转徙馀,湖渌日漱齿。
北望鸾哕清,双影五云底。
兵气为扫除,星辰鉴设醴。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