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 怀人(十首)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猜。一望损莓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何在?人在小中亭。想得起来匀面后,知他和笑是无情。遮莫向谁生。
人何在?人在月明中。半夜夺他金扼臂,殢人还复看芙蓉。心事好朦胧。
人何在?人在木兰舟。总见客时常独语,更无知处在梳头,碧丽怨风流。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试又须牵。好否要他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城:古代指京城,这里指繁华之地。
- 芜:杂草。
- 翠眉:女子的眉毛,代指女子的容颜。
- 迷离:模糊不清,这里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 小池台:小型池塘边的平台。
- 赚:欺骗。
- 字同心:指书信中的誓言或心意。
- 幽怨不须寻:内心的哀怨不必刻意寻找。
- 小棠梨:可能指一种植物,也可能象征女子的柔美。
- 瑟瑟: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 夺:抢夺,这里是说半夜梦中抢夺。
- 殢人:纠缠人,使人心动。
- 木兰舟:木质的船,常用来比喻游子。
- 碧丽怨风流:形容女子美丽而含怨的神情。
- 玉阶行:在玉石台阶上行走,形容贵妇人的生活。
- 怜:怜爱,疼惜。
翻译
- 人已离去,去了那繁华的京城西。细雨打湿了她的红袖,满眼的新草让她眉头低垂。蝴蝶的飞舞让人感到分外迷茫。
- 人已离去,离开了小池边的台子。说是情感深厚,却又说不尽,若是恨意少一些,却又让人猜测不已。远远望去,连莓苔都显得凄凉。
- 人已离去,离开绿色窗纱的闺房。病态的忧愁比燕子还要忙碌,她美丽的模样只能在遥远的地方想象。美好的一面隐藏在心底。
- 人已离去,消失在碧梧树下的阴凉。我不相信那些能让人肠断的曲子,却怀疑是不是误写下了真心话。深深的幽怨无需寻找。
- 人已离去,离去那小棠梨树下。勉强起身,花瓣落地发出瑟瑟声,分别时的眼泪有些许。门外的柳树似乎还在依恋。
- 他在哪里?在那小亭中。想起她醒来后整理仪容的模样,不知她微笑的背后是否无情。不要问向谁倾诉。
- 他在哪里?在明亮的月光中。半夜里,梦中她抢走他的臂环,缠绵地看着芙蓉花。心中之事模糊不清。
- 他在哪里?在木兰舟上。总是独自一人,无言地说话,更不知道她在梳头时的心境,只留下美丽的身影惹人怜。
- 他在哪里?走在玉石台阶上。如果不是情痴,他还想停留;未曾怜爱之处,却多了许多挂念。怕的是感情太深。
- 他在哪里?枕头边,只有被角上的泪痕。偶尔偷试,又牵动了新的情绪。期待她能感知那份好。
赏析
这首词以“人去也”为线索,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去爱人的深深思念。从京城的红袖到小池台的翠眉,再到绿色窗纱和碧梧阴,每一处都寄托着女子的思念之情。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主人公的敏感与细腻,以及对爱情的执着。通过蝴蝶、病愁、幽怨等意象,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全词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表现了女子的深情,又透露出淡淡的哀伤和无奈,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