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赋裙带

· 苏轼
百叠漪漪风皱,六铢縰縰云轻。 植立含风广殿,微闻环佩摇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叠:形容裙子褶皱很多。
  • 漪漪(yī yī):形容微风拂过水面,波纹荡漾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裙褶如同水面波纹般轻柔优美 。
  • 风皱:被风吹得泛起皱纹,描绘出裙褶因风而呈现的动态美。
  • 六铢(zhū):形容极轻的重量,常用来指代仙子的服饰。据古代衡制,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六铢形容其轻巧。
  • 縰縰(shǐ shǐ):柔长的样子。
  • 云轻:像云朵一样轻柔。
  • 植立:笔直站立。
  • 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行走时相互碰撞发出声音,这里借环佩摇声烘托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存在。

翻译

层层叠叠的裙褶如轻风吹过水面,泛起柔和美妙的涟漪;轻薄的裙摆似柔长的云朵,轻盈得如同仙人的衣衫。一位身姿笔挺的佳人静静站立在空旷开阔、清风流转的大殿之中,隐隐能听到她身上佩玉轻轻摆动所发出的悦耳声响。

赏析

这首诗短短二十字却营造出了极为美妙的意境。诗人用生动形象的笔墨描绘出梦中见到的女子裙带之美。前两句“百叠漪漪风皱,六铢縰縰云轻”,运用细腻比喻,将裙褶比作风中水面的涟漪,把裙带的轻盈比作云朵,展现出裙带的柔美飘逸质感,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感受。后两句“植立含风广殿,微闻环佩摇声”,通过描写佳人静立在广殿之中,以及微微传来的环佩摇动之声,不仅让整个画面有了立体感,更从听觉角度增添氛围,使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在空灵静谧中凸显神秘优雅,宛如一幅淡墨的古典美人图,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虽无直接赞美之词,却令这位梦中女子的美好形象深入人心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