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三首

· 苏颂
海门双峙隔沧溟,潮汐翻波势若倾。 万叠银山横一线,千挝鼍鼓震重城。 来无源委逢秋盛,信有盈亏应月生。 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溟:大海。
  • 潮汐: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 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

翻译

  • 海门两边对峙隔着大海,潮水的涨落翻涌之势好似要倾泻一般。
  • 层层叠叠像银山一样横成一线,上千次的鼍鼓之声震动着重要的城池。
  • 来潮和退潮没有源头和尽头在秋季最为旺盛,确实是有盈有亏呼应着月亮的升起。
  • 从古至今循环往复不曾干涸,那些谈论天地宏大雄辩的人又怎能说明白呢。

赏析

  •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首联写海门对峙,潮汐翻涌的磅礴气势。颔联通过“万叠银山”和“千挝鼍鼓”进一步突出潮势的浩大与声音的震撼。颈联则阐述潮汐的规律与月亮的关系。尾联感慨潮汐千古不变,任他人如何谈论也难以真正领会其全部奥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思考。全诗语言豪迈,气势恢宏,充满对大自然力量的赞叹之情。
苏颂

苏颂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6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