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

危构岧峣出太虚,坐看斜日堕平芜。 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 疏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 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构:高大的建筑,这里指华严寺的建筑。
  • 岧峣(tiáo yáo):高耸的样子。
  • 太虚:天空。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疏磬:稀疏的磬声。磬,古代打击乐器。
  • 吟躯:诗人的身躯,这里指自己。

翻译

高大的建筑高耸于天空之上,我坐在那里看着夕阳慢慢落入平坦的草地之中。白色的烟雾覆盖大地,澄澈的江水显得更加宽阔,皎洁的明月高悬天空,如同一块孤独的尺璧。稀疏的磬声悲伤地从竹阁传来,青色的灯光寂寞地照着我吟诗的身躯。老和尚奇怪我为何来到此地,当我把国家兴亡之事说罢,不禁涕泪俱下。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出华严寺建筑的高耸入云,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坐看斜日堕平芜”,通过描写观看夕阳西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惆怅的氛围。颔联“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对仗工整,景色描写极为精彩,宽阔江面上的白烟与孤悬天空的明月相互映衬,画面开阔又寂寥。颈联从听觉与视觉角度,借疏磬和青灯烘托出寺院的清幽寂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巧妙地借老僧的好奇引出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情感真挚深沉,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融写景、抒情、叙事于一体,意境深远,情感动人。

苏舜钦

苏舜钦

苏舜钦,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