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 黄州送君猷

· 苏轼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拼音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张东泽词「谁谓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句,名《钓船笛》;韩涧泉词有「吟到翠圆枝上」句,名《翠圆枝》;又名为《倚鞦韆》、《秦刷子》等。「近」又称「近拍」,唐宋杂曲之一种体制,为音乐中表示长度、节奏所用之述语,即大曲、法曲中之慢曲以后、入破以前,由慢渐快部分所用之曲调(曲调前奏)。王易《词曲史》云:「亦曰『近拍』谓近于入破,收起拍。故凡近词皆短韵密而音长」。词与音乐脱离后,「近」已成为词调名本身的组成部分,作为令词与慢词之间的中调,体制与「引」相近。调名本意即以「近拍」的曲调形式,歌咏讽刺好(hào)事之人。调见《张子野词》,入「仙吕宫」。正体,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以入声韵为宜。两结句皆上一、下四句法。此调有数体,其正体为双调四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 「送君猷」:元延祐本、龙本作「黄州送君猷」。 君猷:龙榆生笺:「《东坡诗集》施注:『徐君猷名大受,东海人。东坡来黄州,君猷为守,厚礼之,无迁谪意。君猷秀惠列屋,杯觞流行,多为赋词。满去而殂,坡有祭文挽词,意甚悽恻。』查注:『王明清《挥麈录》云:徐得之君猷,阳翟人,韩康公婿。知黄州日,东坡迁谪于郡,君猷周旋不遗馀力。子端益,字辅之。』」案:施注与《挥麈录》异,未详孰是,录存俟考。 红粉:龙榆生笺:「谓官妓也。唐宋时,太守赴任离任,皆有官妓迎送。郑瘦碧评《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杨元素,寄苏守王规甫》云:『李东川有送人携妓赴任诗,此词又记杭妓往苏迓新守。是知唐宋时赴任迎任,皆有官妓为导之例。此风盖自元明以来,微论废绝,国朝且悬为厉禁,著之律条,并饮酒挟妓亦有罪已,古今风气之硕异如是。』」 雪堂:傅子立注:「公于东坡自作雪堂,耕于其下。」刘尚荣按:「参见《东坡志林·卷六·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 春水漾桃花:傅子立注:「《汉·沟洫(xù)志》:『杜钦云: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注云:『《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玻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唐王右丞诗云:『春来遍处桃花水。』」刘尚荣按:「见《汉书·卷二十九·沟洫(xù)志》并颜师古注。王句出《桃源行》,『遍处』原作『遍是』,见《乐府诗集·卷九十》。」 阗(tián)咽:龙榆生笺引《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阗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粉:指年轻女子。
  • 君猷(yóu):指徐大受,字君猷,当时任黄州知州。
  • 雪堂: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建的住所。
  • 阗(tián)咽:拥堵,指人声喧闹。

翻译

年轻的女子不要悲伤啼哭,转眼间已分别半年了。看看雪堂坡下,那老农也是如此凄切。明年春天江水荡漾着桃花,柳岸边会因船多而显得拥挤狭窄。从此整个城里充满歌声吹奏声,看着黄州城里喧闹拥堵。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送别友人时所作。上阕以女子的悲啼和老农的凄切来衬托送别的氛围,表达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下阕则设想了明年春天黄州的景象,春水、桃花、柳岸与舟楫,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景象背后,隐含着对友人离去的惆怅。最后“满城歌吹,黄州阗咽”更是通过热闹场景与内心情绪的对比,烘托出那种复杂的情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意境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