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拼音

注释

《青松》这首短诗,是陈毅借物咏怀组诗《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诗的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种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从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一压一挺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把青松那种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得惊心动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

《青松》为陈毅诗作,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共十二题十九首)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一九六二年第一期上。该诗赞颂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挺拔,坚强不屈。
  • 高洁:高尚纯洁。

翻译

厚厚的大雪重重地压在青松之上,可青松依旧挺拔、坚韧地直立着 。若想知道青松是多么的高尚纯洁,那就等到冰雪融化的时候吧。

赏析

这首诗《青松》是陈毅元帅借物抒情的佳作。开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以直白而有力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沉重的大雪积压着青松,形成巨大的压迫感,但“挺且直”三个字鲜明地展现出青松面对重压不屈不挠的姿态,凸显了其坚韧的精神。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人笔锋一转,指出想要真正领略青松的高尚纯洁品质,要等待雪融化之后。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更是借雪化露出青松本质的过程,隐喻身处困境之时,人的高尚品格也许暂时被掩盖,但历经磨难、困境消除后,其高洁的品性便会尽显无遗。整首诗通过对青松形象的塑造,赞颂了那些像青松一样坚韧不拔、品格高洁,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坚守自身品质的人,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和高洁的精神。

陈毅

陈毅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 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 4篇诗文

陈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