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毒暑:酷烈的暑气。(“毒”读作“dú”)
- 弥:满,遍。
-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 二更:古时夜晚的一个时间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9点到11点。
-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渚”读作“zhǔ”)
- 羸:瘦弱。(“羸”读作“léi”)
- 官廪:官府发放的粮食,这里指俸禄。
翻译
酷烈暑气弥漫整个三伏天,二更天起才有了些许凉意。 月光透过窗户,风吹着竹林沙沙作响,烟雾笼罩的小洲上,露水沾湿的荷花倾斜着。 我在寂寞中借书来读,身体瘦弱需扶着拐杖行走。 白白耗费着朝廷的俸禄,我不禁叹息,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暑夜的感受和心境。首联通过“毒暑弥三伏”表现出暑气的酷热难耐,而“微凉起二更”则写出了夜晚稍来的一丝凉意,形成对比。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窗风竹和烟渚露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有些凉意的氛围。颈联刻画了诗人寂寞读书、身体羸弱的状态。尾联中,诗人感慨自己白白领取俸禄,却未能有所作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叹息和愧疚。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暑夜的景色,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