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制:唐宋时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令,中书舍人为中书门下撰拟诏令,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总称两制。
- 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 龙巾:皇帝所用的头巾。
- 胶柱:“胶柱鼓瑟”的略语,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不知变通。柱,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瑟”拼音:sè)
翻译
是谁把两制和三衙相提并论,千名骑兵好像是普通人家。什么时候皇帝的头巾能容忍吐酒,而如今官员自己戴着纱帽煎茶。十年像胶粘住瑟柱般一味地单调演奏,三个月做梅子羹才开始看到花朵。醉中不知道自身处在这个地方,梦魂还依傍着皇帝的御袍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情况与当下的情景,表达了一种世事变迁、今昔不同之感。诗中用“两制比三衙”显示出地位的差异,“千骑犹如布素家”暗示如今的简朴或变化。“何日龙巾容吐酒,而今纱帽自煎茶”则生动地体现出从前与现在的不同状态。“十年胶柱空调瑟,三月羹梅始见花”写时光流逝中的单调与偶尔出现的美好景象,最后的“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一句,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对往昔辉煌或某种情怀的留恋与牵挂,醉态中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整体意境含蓄深沉,语言简洁而有韵味。

陆佃
宋越州山阴人,字农师,号陶山。神宗熙宁三年进士。曾受经于王安石。授蔡州推官,召补国子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初,迁吏部侍郎,预修《神宗实录》。屡更外任,治狱有声。徽宗立,召为礼部侍郎,预修《哲宗实录》。迁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以主张参用元祐人材,反对穷治元祐余党,遭谗,罢知亳州而卒。有《埤雅》、《礼象》、《春秋后传》、《陶山集》等。
► 228篇诗文
陆佃的其他作品
- 《 依韵和萧惟申检法同年 》 —— [ 宋 ] 陆佃
- 《 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 》 —— [ 宋 ] 陆佃
- 《 和毅夫倒用无字韵春诗四首 》 —— [ 宋 ] 陆佃
- 《 门下王相公南郊谢雪子敏甫学士监礼杨杰有诗次其韵 》 —— [ 宋 ] 陆佃
- 《 呈幕府诸公 》 —— [ 宋 ] 陆佃
- 《 依韵和赵令畤三首 》 —— [ 宋 ] 陆佃
- 《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 —— [ 宋 ] 陆佃
- 《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 —— [ 宋 ] 陆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