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紫逻洞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廊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著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幕。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逻:山名。
  • 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泛指高爵显位。
  • 郓州溪堂:韩愈曾在郓州修建溪堂。
  • 虢州洞:这里指紫逻洞。
  • 退之:韩愈的字。
  • 廊庙之具:可以在朝堂担当大任的人材。
  • 朝晡(bū):指早晨和傍晚。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
  • 徇华大夫:追求繁华的人。

翻译

我不希望被封为高爵显位,只愿跟从您在紫逻游玩。郓州的溪堂和这虢州的紫逻洞,还没有韩愈那样的诗作留下来。这里的水靠近山流淌清澈见底,竹子历经千霜仍有如此的气节。可以在朝堂担当大任有很高才能的人,为何就置身在这山岩之中呢。蒲鞭挂在墙壁上一点儿事都没有,在环佩的声响中度过了早晨和傍晚。火神不到树林的深处,客人在五月还怀念着厚衣服。追求繁华的人没有这样的快乐,任凭他们用翠幕遮挡山景。若要问这里奇特绝妙的地方,只道是心中自有丘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紫逻洞优美的自然景色,如清澈的溪水、有节的竹子等,还通过对比,凸显出此处与追求繁华者的不同。强调心中有丘壑便足以领略此间奇绝之美,体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整体意境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