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 其三梅

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等得黄昏月溪寒,爱顾影、临清浅。 历尽冰霜空羞怨。怨粉香消减。江北江南旧情多,奈笛里、关山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清:道教所指三清境之一,也用以形容仙人。这里形容梅花冰清玉洁,如同仙人。
  • 冰瘦:形容梅花枝干清瘦,如同冰雕玉琢。
  • 洗妆:洗去脂粉,这里指梅花素颜清新的样子。
  • 头面:容貌。这里指梅花初放时的姿态,像刚刚梳妆好的美人初次露面。
  • 顾影:看着自己的影子,体现梅花孤芳自赏的姿态。
  • 临清浅:指梅花临水照影,水面清澈浅缓 。
  • 空羞怨:徒然地羞愧埋怨。
  • 粉香消减:梅花的香气与颜色渐渐消散,比喻梅花的凋零。
  • :无奈。
  • 笛里:指笛曲中,古代有很多笛曲吹奏梅花相关题材。
  • 关山远:关山阻隔非常遥远,这里也表达了思念之情如同隔着遥远的关山难以传递。(关:关隘 山:山脉)

翻译

梅花有着玉清仙人般冰清玉瘦的身姿,宛如洗尽脂粉刚刚梳妆好的美人,初次在春风中展露容颜。等到了黄昏时分,月色照在寒冷的溪边,它独自临水而立,怜惜地看着自己倒映在清澈浅流中的影子。

梅花历经冰霜,徒然怀着羞愧埋怨之情,怨恨自己的香气、颜色渐渐消散褪去。在江北江南,梅花勾起人们多少往昔的情思,可无奈那关于梅花的悠悠笛曲,回荡在遥远的关隘山脉之间,让思念难以寄托。

赏析

这首《留春令·其三梅》是高观国笔下的佳作,将梅花的神韵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上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梅花冰清玉洁的形象, “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作清新脱俗的佳人,初逢春风时的娇俏姿态跃然纸上。“等得黄昏月溪寒,爱顾影、临清浅”则营造出一种幽静冷清的氛围,通过梅花傍晚时临水顾影的姿态,凸显其孤芳自赏的特质,让人感受到一种高洁的品性。

下阕转入情感的咏叹。“历尽冰霜空羞怨。怨粉香消减”写出梅花历经冰霜后凋零的无奈与怨恨,实则借梅花来抒发一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江北江南旧情多,奈笛里、关山远”升华情绪,从对梅花的描绘拓展到人间的情思,梅花引发了人们南北各地的无数旧情,可笛声虽能传达情思,却因关山路遥难以送到想见的人身边,增添了一层无尽的惆怅与哀怨,借物抒情,巧妙地将对梅花的喜爱、对时光易逝的叹惋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意境深沉,耐人寻味。

高观国

宋绍兴山阴人,字宾王,号竹屋。工词,与史达祖常相唱和,甚为张炎所推崇。有《竹屋痴语》。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