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

· 姜夔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玦(jué):古代的一种圆形玉佩,此处比喻月环或冰环,象征寒冷。
  • :消融,溶解。
  • 古苔(tái):古老的青苔,指墙上的苔藓。
  • 雪卧墙腰:积雪覆盖在墙边,如同人躺在那里。
  • 玉笛:精美如玉的笛子,常用来表达思乡或哀怨的情感。
  • 春怨:春天的愁绪或思念之情。
  • 鹅黄:淡黄色,形容嫩叶初生的颜色。
  • 柳条:春天柳树的新枝。

翻译

冰冷的月环随着水流还未完全消融,古老的青苔上还残留着积雪,仿佛静卧在墙边。是谁家的玉笛吹出了春天的哀怨曲调,让人看见鹅黄色的嫩叶已经爬上了柳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晚诗人从石湖返回苕溪途中所见的景象。月环与冰雪的交融,暗示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古苔和积雪的静谧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玉笛声中的“春怨”,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怀,可能是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鹅黄新柳,生机盎然,与笛声形成鲜明对比,寓示着希望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绪。整首诗以景寄情,意蕴深厚,体现了姜夔诗作的清雅与细腻。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