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姜夔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泠(líng):桥名,在杭州西湖孤山下。
  • 水沈亭:在西湖边。 “沈”通“沉”,读音为“chén”。

翻译

月亮高挂在海上,云海沉沉,海鸥飞去,吴地的水波遥远。路过西泠桥边有一枝梅花,竹林幽暗,人家寂静。 又看到了水沈亭,抬眼望去,心中为这景色感到悲伤。在花下铺上毛毡,斟上一杯酒,缓缓地饮着,欣赏春风中的花影。

赏析

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清幽寂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上阕通过“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描绘了海上明月、沉厚云海以及远去的海鸥和辽阔的水波,展现出空阔辽远的景象。“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西泠桥边的一枝梅花和幽暗竹林中的寂静人家,增添了几分幽静之感。下阕“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表达了词人看到水沈亭时的悲戚心情,可能是触景生情,引发了内心的某种感慨。最后“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则刻画了词人在花下饮酒赏景的情景,看似悠闲,实则可能蕴含着无法言说的深沉情感。整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