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注释
- 鬓亸(duǒ):指鬓发下垂。形容美人睡起后鬓发松散的样子。
- 文窗:雕绘花纹的窗户。
- 窈窕(yǎo tiǎo):深邃、幽深的样子。
- 鲛绡(jiāo xiāo):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泛指薄纱。
- 微揎(xuān):微微撩起。
- 春葱:比喻女子纤细白嫩的手指。
- 軮轧(yǎng zhá):象声词,形容筝声。
- 伊嘤:象声词,形容筝声。
- 焦琴:即焦尾琴,传说中蔡邕用烧焦的桐木制成的古琴。这里借指制作精良的琴。
- 立雁:指古筝上支弦的柱,因其斜列如雁行,故称。
- 天孙:星名,即织女星。这里指筝弦。
- 斡(wò):转动、运转。
- 径庭:相差很远。
- 弄玉:相传为秦穆公之女,喜欢吹箫,后与萧史一起乘凤凰飞升而去。这里形容弹筝女子如同弄玉般美妙。
- 萧史:传说中善于吹箫的人,与弄玉结为夫妇。
翻译
春日里,屋檐下的积雪渐渐变干,初升太阳照耀使得白昼时长慢慢增长。窗帘重重地垂着,浓厚的帘幕压着梅花,梅花的香气悠悠散发出来。美人在帷帐中午睡醒来,头上的发钗横斜,鬓发蓬松慵懒地下垂,她也懒得去梳妆打扮。
雕饰精美的窗户深远而幽静,屋内挂着鲛绡般嫩绿的帷幕,美人卧在榻上,将古筝横放在漆玉制成的几案上。她微微撩起翠绿的衣袖,露出如春葱般纤细白嫩的手指,开始试着弹奏《梁州》这一乐曲的第一遍。
她轻轻拂动琴弦,慢慢拨动发出几声琴音,似在自问这首曲子学得怎么样了。到底学没学成您先别问,且听那軮轧伊嘤般美妙的音韵响起。
这七弦琴就如同焦尾琴那样精致,琴上支弦的短柱参差不齐,排列得错落有致。左手按着如织女星所织锦丝一样的琴弦,右手如仙人挥动飞海的仙杖般灵活地转动。
轻轻拨弦、浅浅按弦,声音忽短忽长,节奏时快时慢、音量忽大忽小,乐曲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那声音仿佛是瓶中笙发出的音韵从蚯蚓洞般的小孔传出,又好像是云车在羊肠般蜿蜒的山路上碾行发出声响。时而如同双龙在晓日下吟戏着秋水,时而又如孤鸾在春风中对着镜子悲叹。一会儿好似清猿在万松之间嘹亮啼叫,一会儿又像雏莺在百花丛中朦胧婉转。
我这一生只要听到这样的琴音就满心欢喜,虽然自己手不能弹奏如此美妙之曲,但心却因这乐声而清醒愉悦。除了那高雅的《高山》《流水》之曲,琵琶和箜篌所奏之乐与之相比都相差甚远。
这楼中的弹筝女子就如同弄玉一样美妙,似与那丹山的凤凰能言语相通。只是不知那凤凰会不会来,那如同萧史般超凡的人又漂泊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雅趣的美人弹筝图。开篇通过描写春景,营造出一种温馨、闲适的氛围,为下文美人的出场奠定基调。诗中对美人的神态、动作描写细腻,“钗横鬓亸慵添妆”生动展现出美人慵懒娇俏的姿态。
对弹筝过程的描写是全诗的重点和精彩之处。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筝声比作各种自然和神话中的声音与情景,如瓶笙吐韵、云车碾响、双龙吟秋水、孤鸾悲镜里、清猿嘹喨、雏莺惺松等等,把无形的音乐形象化,将古筝演奏时的美妙音韵和丰富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同时,诗中以听筝者的感受侧面烘托出筝乐的动人心弦,“平生有耳喜此听,手不能作心自醒”表达出对这美妙乐声的由衷喜爱与赞赏。结尾借用弄玉与萧史的典故,给整首诗增添了浪漫、神秘的气息,余韵悠长,引人遐想。整诗语言优美典雅,画面感和音乐感十足,充分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姚勉
姚勉的其他作品
- 《 思家信不至 》 —— [ 宋 ] 姚勉
- 《 送郑编修 》 —— [ 宋 ] 姚勉
- 《 丈室 》 —— [ 宋 ] 姚勉
- 《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 —— [ 宋 ] 姚勉
- 《 沁园春 · 寿同年陈探花 》 —— [ 宋 ] 姚勉
- 《 次邹希贤买鱼不得三首衍为渔翁问答六诗问渔翁 》 —— [ 宋 ] 姚勉
- 《 沁园春 · 送友人补太学 》 —— [ 宋 ] 姚勉
- 《 送同窗赵章甫上舍入京 》 —— [ 宋 ] 姚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