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出自 张耒 的《 读中兴颂碑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环:杨贵妃的名字。
  • 渔阳:地名,唐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州区。
  • 马厌:“厌”这里指满足、吃饱。
  • 潼关:关隘名,位于陕西。
  • 郭公:指郭子仪。
  • 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
  • 水部:指唐代诗人元结,曾任水部员外郎。
  • 太师: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被封为太师。

翻译

杨贵妃惨死后血迹无人清扫,安禄山的兵马已厌倦长安的草。潼关战死的尸骨堆积得比山还高,远在万里的君王在蜀中老去。 金戈铁马从西边而来,郭子仪令人敬畏有英雄之才。举起旗帜就像风刮,放下就像雨停,清扫九庙没有一点尘埃。 大功高名谁来记载,风雅传统不能延续因屈原已死。元结胸中有着如星斗般的文章,颜真卿笔下有像蛟龙般的字。 上天派遣他们二人将这传颂下来,在高山上十丈高的崖壁去打磨。谁拿着这碑进入我的屋中,让我一看见就使我昏花的眼睛睁开。 百年来的兴衰让人增添慨叹,当时的那些人如今在哪里呢。您不见那荒凉的浯水被抛弃无人理睬,时而有游人打着碑去售卖。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中兴颂碑”展开,通过描写历史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过往人物和事件的感慨。诗中既描绘了唐安史之乱时的惨烈场面,如“玉环妖血无人扫”“潼关战骨高于山”,又突出了郭子仪等英雄的伟大形象。还强调了元结的文才、颜真卿的书法对于记载这段历史的重要性。最后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幻,以及如今“中兴颂碑”的落寞。整首诗抚今追昔,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的感慨。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