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回。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彫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城:指化城寺,佛教中指佛以神通力化作的城市,比喻引导众生达到解脱的方便法门。
- 金榜:指寺庙的匾额,金色的匾额。
- 天宫:佛教中指天上的宫殿,比喻寺庙的庄严。
- 海上云:比喻化城寺如海上的云彩,飘渺而美丽。
- 飞空结楼台:形容寺庙建筑高耸入云,如同空中楼阁。
- 升公:指升公禅师,化城寺的主持。
- 粲然:形容笑容灿烂。
- 辩才:指口才好,能言善辩。
- 济人:帮助他人。
- 立俗:指遵守世俗的规矩。
- 嫌猜:猜疑。
- 了见:清楚地看到。
- 水中月:佛教比喻,指虚幻不实的事物。
- 青莲:佛教中象征清净的莲花。
- 尘埃:比喻尘世的烦恼。
- 茗酌:品茶。
- 幽客:指隐士或高雅的客人。
- 珍盘:珍贵的盘子。
- 彫梅:雕刻有梅花图案的盘子。
- 飞文:飞扬的文采。
- 洒落:形容文采自然流畅。
- 万象:指世间万物。
- 季父:指李白的族叔。
- 鸣琴:弹琴。
- 德声:美好的名声。
- 布云雷:比喻名声远播,如云雷般响亮。
- 道林室:指道林禅师的居所,这里指禅室。
- 陶潜杯:指陶渊明的酒杯,比喻饮酒。
- 清乐:清雅的音乐。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生。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吟哀:发出哀怨的声音。
- 劫石:佛教中指极长的时间,比喻永恒。
翻译
化城寺仿佛是佛力化现而出,金色的匾额如同天宫般庄严开启。 它如同海上的云彩,在空中构筑起楼台。 升公禅师在湖上的风采秀丽,笑容灿烂,口才出众。 他助人而不图利己,遵守世俗规矩却无猜疑之心。 清楚地看到水中月,象征着青莲从尘埃中清净而出。 闲居在清风亭,四周清风徐来。 在炎热的夏日,坐在阴凉的广殿中,太阳似乎也为之徘徊。 品茶等待着幽雅的客人,珍贵的盘子上摆放着雕刻有梅花图案的盘子。 飞扬的文采自然流畅,仿佛万物都为之倾倒。 族叔弹奏着鸣琴,美好的名声如同云雷般远播。 虽然身处禅室,也举起陶渊明的酒杯。 清雅的音乐感动了天界的众生,高大的松树发出哀怨的声音。 如果欢乐可以永远留存,那么永恒的时间也将化为灰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与族叔游化城寺的情景,通过对化城寺及其主持升公禅师的赞美,展现了佛教的清净与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比喻和意象,如“化城”、“水中月”、“青莲”等,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和人文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族叔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