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自 孟浩然 的《 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jī)愁:客居他乡的愁苦。
  • 河汉:即银河。

翻译

在他乡又遇上了七夕节,住在旅馆里更增添了客居的愁苦。看不到那穿针引线的妇女,徒然地怀想起故乡的高楼。初秋的风刚刚开始削减夏日的炎热,新月开始临近秋天。谁忍心去看那银河,远远地去询问牵牛星和织女星。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七夕时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首联点明在他乡逢七夕的背景,“羁愁”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不见穿针妇”表达对家中妻子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描绘了初秋的景色,风减热、新月临秋,以景衬情。尾联“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用不忍看银河的举动,体现内心的愁苦,以及那种遥远的情思。全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