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孰:地名,今安徽当涂县。
- 桓公:指东晋时期的桓温,曾任大司马,封为桓公。
- 石甃(zhòu):用石头砌成的井壁。
- 寒泉:指井水,形容其清凉。
- 湛:清澈。
- 孤月:孤独的月亮,这里形容月光的清冷。
- 桐暂落:指秋天桐树的叶子暂时落下。
- 桃还发:春天桃花再次开放。
- 罕窥:很少有人窥视。
- 清彻:清澈透明。
翻译
桓公的名声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但那口废井却未曾干涸。 石砌的井壁上长满了苍苔,井中的寒泉清澈如同孤独的月光。 秋天来临时,桐树的叶子会暂时落下,而到了春天,桃花又会盛开。 由于路途遥远,很少有人来此窥探,谁能见到这井水的清澈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桓公井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恒常变化。诗中,“桓公名已古”与“废井曾未竭”形成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后文通过对井水清澈的描写,以及春秋两季桐叶与桃花的变化,进一步以自然之景映衬出历史的深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交织之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