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出自 王维 的《 送李判官赴东江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华使:皇帝的使者。
  • 皂盖臣:指官员,皂盖为古代官员的帽子。
  • 封章:指封赏的文书。
  • 左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 冠冕:指官帽,这里代指官员。
  • 文身:指身上刻有文字或图案,这里指文化。
  • 扬子:指扬子江,即长江。
  • 富春:指富春江,在今浙江省。
  • 辨璧吏:指能够辨别真伪的官员。
  • 泣珠人:指因得到恩惠而感动落泪的人。

翻译

听说皇帝派遣了使者,现在正随同官员一同前往。 封赏的文书通晓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官员的帽子也传播了文化。 树木的颜色在扬子江边分外鲜明,潮水的声音充满了富春江。 远远地知道有能够辨别真伪的官员,恩惠到达了感动落泪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送别李判官赴东江的作品,通过描绘皇华使的出行,展现了朝廷对边疆的重视和对文化的传播。诗中“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则以景寓情,表达了对李判官前程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则寄寓了对李判官公正廉明、能给人民带来恩惠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边疆安宁的祝愿。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