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堤:用沙石铺筑的道路,此处特指为迎接高官而临时铺设的道路。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三刻:古代时间单位,一刻约等于现在的十五分钟。
- 朱衣:红色的官服,此处指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
- 导骑:引导的骑兵。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 街官:管理街道的官员。
- 闾吏:管理里巷的小官。
- 白麻诏:用白麻纸书写的诏书,通常用于重要政令。
- 移相印:指丞相的职位变动。
翻译
长安的大道上,用沙石铺筑了堤道,早晨的风吹过不扬尘土,雨天也不会泥泞。宫中的玉漏指示着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刻,这时,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引导着骑兵,丞相即将到来。路旁的高楼停止了歌舞声,无数的车辆不再前行,行人们也纷纷避让。街道的官员和里巷的小吏互相传呼,前方十里之内,只有空荡荡的道路。白麻纸书写的诏书下达,丞相的职位发生了变动,新的堤道尚未建成,而旧的堤道已经不复存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内丞相出行的盛况,通过沙堤、玉漏、朱衣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诗中“新堤未成旧堤尽”一句,不仅反映了政治变迁的迅速,也隐喻了人事的更迭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丞相出行场景的描写,折射出唐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政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