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出自 顾况 的《 登楼望水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掷却:抛弃,放弃。
  • 风光:这里指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 :回忆,想念。
  • 故乡: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 一归船:一艘归家的船。

翻译

鸟儿啼鸣,花儿盛开,柳树含着轻烟,我放弃了眼前的美景,回忆起青春年少时的时光。 我再次登上高楼,眺望江水,心中思念着故乡,不知何时才能有一艘船载我归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鸟啼花发柳含烟”一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的情感,而“掷却风光忆少年”则直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后两句“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则通过登高望远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的渴望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