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缕曲:词牌名。
- 亡妇:去世的妻子。
- 滴空阶:雨滴落在空旷的台阶上。
- 寒更:寒夜的更鼓声。
- 葬花天气:落花时节。
- 夜台:坟墓,亦借指阴间。
- 钗钿约:指夫妻之间的盟誓。
- 重泉:黄泉,九泉。
- 双鱼:指书信。
- 湘弦:即湘瑟,湘妃所弹之瑟。
翻译
这哀怨的愁恨何时才能停止。雨滴空阶,寒夜更声已停歇,正是落花的时节。三年来悠悠的魂魄如梦般遥远,是梦也该长久地醒来了。想来也觉得人间没有趣味。比不上那坟墓中冷冷清清,那是一片掩埋哀愁的地方。当初夫妻间的钗钿之约,竟然就这样抛弃了。 如果黄泉之下能有书信寄来该多好。好想知道她这些年是苦是乐,又与谁相互依靠。我自半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忍心再去听那重新弹奏的琴弦。只期待能与她结下来生的知己情谊。却又怕两人都命薄,再次缘分浅薄,在那残缺的风月里。清泪流尽,纸钱的灰烬飘起。
赏析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而作,情感真挚深沉。词的上阕写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哀怨,用“滴空阶”“寒更雨歇”等营造出凄凉的氛围,突出了妻子去世时间之久以及自己的痛苦。下阕表达了对妻子在另一个世界状况的关切和对来生再续前缘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全词语言质朴,意境凄美,将纳兰性德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爱和痛彻心扉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纳兰性德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佔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