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出自 杜甫 的《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泠泠 (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盘涡:水流旋转形成的漩涡。
  • 戎马:指战争。
  • 异域: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渭水秦山:指长安一带,即杜甫的故乡。
  • 罢病:疲惫病弱。
  • 虎纵横:比喻社会动荡,恶势力横行。

翻译

江边的草每天都在唤起我的忧愁,巫峡的水声清脆,却与世间的情感无关。 水中的漩涡里,鹭鸟沐浴,这是它们怎样的性情?孤零零的树上的花儿自顾自地绽放,清晰可见。 十年的战争使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我这异乡的客人,在孤城中渐渐老去。 我还能否见到渭水和秦山,我的故乡?人们疲惫病弱,社会动荡,恶势力横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战乱时代的深切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中,“江草日日唤愁生”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忧愁。“十年戎马暗万国”一句,概括了长期的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结尾的“渭水秦山得见否”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