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出自 孟浩然 的《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拼音

注释

朝市喧:一作「城市喧」。 静者论:一作「静者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弊庐:破旧的房屋。 素产:一向所有的产业。

翻译

破旧的房屋在城郭的外面,向来的产业只有田园。房屋左右的树林和原野十分空旷,听不到朝廷和市井的喧闹声。钓竿垂在北面的山涧中,砍柴的歌声传入南面的屋舍。书写下这隐居的事,将要去和安静的人谈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田园的闲适生活。首联介绍了自己居处的环境及主要产业,营造出一种淳朴的氛围。颔联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远离尘嚣。颈联则具体描写日常活动,钓竿垂钓、樵夫歌唱,充满生活情趣。尾联表明要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这种生活感受,传达出诗人对这种自在生活的喜爱和安然自得的心境。整体氛围质朴清新,令人向往。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