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出自 五代十国毛文锡 的《 柳含烟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章台柳:指长安城章台街上的柳树。
  • 垂旒:古代帝王冠冕上的装饰,这里形容柳枝垂挂的样子。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皇州:指京城。
  • 瑞烟:吉祥的烟雾,这里指春天的雾气。
  • 京兆:指长安。
  • 画蛾眉:古代女子画眉的美称,这里比喻柳叶细长如眉。
  • 叶纤时:指柳叶细嫩的时候。

翻译

章台街上的柳树,近看像是垂挂的帝王冠冕。它们低垂的枝条轻拂着来往的官员,春天的景色在京城朦胧地展现,吉祥的烟雾缭绕。 它们宁愿直直地生长在路边江畔,以免被离别的人攀折。最令人怜爱的是,当长安的女子画着细长的蛾眉时,柳叶也正细嫩如眉。

赏析

这首作品以柳树为载体,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景色。通过“章台柳”、“垂旒”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柳枝的柔美和皇城的繁华。诗中“朦胧春色满皇州”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模糊美,又暗含了对皇城春色的赞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柳树宁愿生长在偏僻之地,也不愿被人攀折的情感,同时以女子画眉比喻柳叶的纤细,增添了诗意和美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和长安的深情。

毛文锡

毛文锡,,字平珪,唐末五代时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