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秋千院,拜扫天,柳荫中躲莺藏燕。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千院:有秋千的庭院。
  • 拜扫天:指清明节,古人有在清明节祭扫的习俗。
  • 霜纨(shuāng wán):洁白的细绢。

翻译

在那有秋千的庭院,正是清明节的时候,柳荫里隐藏着黄莺和燕子。用洁白的细绢遮掩着传递那写了一半的诗篇,就怕帘外卖花的人看见。

赏析

这首小令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少女在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和情状。通过“秋千院”“拜扫天”点明时间和地点。“柳荫中躲莺藏燕”既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又暗示出少女的娇羞。“掩霜纨递将诗半篇”,写少女写诗又怕人发现的羞涩之态,细腻地表现出她内心的敏感与矜持。“怕帘外卖花人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秘的情感,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清新、活泼而又略带羞涩的韵味,生动地展现出青春少女怀春的美好情愫。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