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夜深愁寐醒;人孤零,萧萧月二更。

出自 贯云石 的《 南吕 · 金字经
蛾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休唱阳关第四声。情,夜深愁寤醒。人孤零,萧萧月三更。 泪贱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
拼音

注释

能:只、徒。惜:哀伤、苦闷。 “休唱”句:这是用白居易《对酒》:“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诗句。 “萧萧”句:言三更的月疏淡轻盈。萧萧,形容月色的轻柔疏淡。 描金袖:用金丝绣上花纹的衣袖。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鱼雁:代指书信。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雁无消息。” 八字眉:眉毛象“八”字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
  • 寤醒:睡醒。
  • 萧萧:形容凄清、寒冷。
  •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的样子。
  • 鱼雁:书信的代称。

翻译

女子能够自己珍惜自己,离别的眼泪好似要倾流而下,不要唱那阳关的第四声。那份情,在深夜里让人忧愁地睡醒。人是那么孤独零丁,凄清寒冷的明月已到三更。 泪水低贱地沾湿了描金的衣袖,不知道这颗心是为了谁。芳草繁茂可那个人还未归来。期盼中,整个春天书信都很稀少。人变得憔悴,愁苦堆积在八字眉上。

赏析

这首曲描绘了女子因离别和思念而产生的哀愁。前半部分通过描写女子的蛾眉、眼泪以及深夜的愁绪,生动地展现了她的伤心与孤独。“萧萧月三更”更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后半部分进一步写她为情所困,泪水湿袖,心上人未归,只能苦苦期盼,却又等来稀少的书信,以至于人憔悴不已,愁苦之情尽显。整个作品情感真挚细腻,反映了爱情中女子的哀怨和无奈,有一种婉约动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