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出自 张炎 的《 绮罗香 · 红叶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拼音

此词上阕主要写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下阕写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国身世之感,以人与红叶相映,显得自然浑化。

赏析

此词大约作于公元1290年冬。其时,张炎年四十三岁,为应元政府写经之召而被迫北行。行之大都(今北京),感伤亡国之情顿上心头,遂借眼前之“红叶”抒发其亡国遗民的飘零身世和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 起首两句:“万里飞霜,千林落木”,以对仗句开头,写气候的寒冷和万木之凋零。第三句“寒艳不招春妒”,然而是此时春花早谢,已不可能为它们所妒。三句表面写景,实则句句抒情,以严寒比之元统治的残暴,以红叶象征宋之遗民,而以春卉指斥此篇之主旨也。“枫落吴江,独客又吟愁”句,以“枫冷吴江”既写出停船泊岸的过程,又描写了目睹红叶飞舞似花而令人魂系“归路”的心情,形神兼备,相得益彰。“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悉去”,“红叶载表”原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所记“聊聊一片叶,寄与有情人”之情诗。在此作者以反话,红叶本是载情而去,而此时自己心情凄苦愁闷,流写的红叶仅能载愁了。以片为止,主要写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 下阕写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国身世之感,以人与红叶相映,显得自然浑化。“长安认问倦旅”,“长安”在这实指元大都,“倦旅”指自身感伤无心做事。“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用自己烘托红叶,前句化用前人“衰鬓霜供百,悉颜酒红”(郑谷)之句表现人生曲折,直现遗民身世;后句更表现出人之飘零、憔悴身现如同落叶也。“谩依新妆,不入洛阳花谱”。“洛阳”“新妆”皆暗指牡丹,“倚新妆”一语出自李白诗句“借问汉宫谁相似?可怜飞燕作新妆。”此句表面上说“红叶”非花不能载入《洛阳牡丹记》、《群花谱》这类的花谱,实则勉励红叶们不要艳羡春花,隐含着作者的清高的志向和对新贵的讽刺。“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写红叶随风飞舞落于夕照晚霞之中的飘零遭遇。红霞虽为断霞,无力回天,但红叶这一光彩表明了遗民们的丹心碧血,坚贞的气节。“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表达了红叶虽有过绿荫如新加坡之盛况,而此时也只能“夜窗听暗雨”,回忆昔时的美好时光了。今昔盛衰、故国兴亡之感,一语道破。 全词围绕红叶,扣紧题目。似写红叶而实非写红叶,其妙处在不即不离。故此词为一咏物之佳作。陈廷焯评之“情词兼胜之,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红刻悴为工”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绮罗香:词牌名。
  2. 千林落木:许多树林里树叶飘落。出自杜甫“落木千山天远大”。
  3. 寒艳:这里指经霜耐寒、艳丽夺目的红叶,:鲜艳、艳丽。
  4. 船舣(yǐ):船停靠岸边,:使船靠岸 。
  5. 长安:这里代指当时的京城临安(今杭州)。
  6. 倦旅:旅途疲惫、厌倦旅途的人。
  7. 谩倚新妆:徒然凭借新妆。:徒然、空自 。
  8. 洛阳花谱:指牡丹谱。洛阳以盛产牡丹闻名,有众多关于牡丹记载的书籍。这里将红叶与牡丹对比,说红叶不在洛阳名花之列。
  9. 回风:旋风。
  10. 断霞:片断的晚霞。

翻译

万里大地飞降霜雪,无数树林落叶飘零,那经霜耐寒的艳丽红叶,也不会招来春的忌妒。吴江枫冷,孤独的旅人又吟起哀愁的诗句。正停船在流水环绕的孤村旁,红叶缤纷像花一样围绕着我在斜阳下踏上归路。怎么这荒沟之中,一片红叶如此凄凉,它载不动相思情愁却似乎满载着无限愁绪飘去。

在京城中,谁会过问我这疲惫的羁旅之人?因羞愧于自己衰老的容颜,只能借酒消愁。如红叶般如此飘零。它徒然有着艳丽的色彩,却未能进入洛阳花谱。只能迎着旋风,在酒杯前翩翩起舞,最后都化作一片片断碎的晚霞飘飞消逝。还记得江南曾经绿树成荫的时候,夜晚在窗边静静聆听暗暗的雨声。

赏析

这首词以红叶为主题,别具一格。上阕开篇描绘出一种壮阔又萧瑟的秋景,“万里飞霜,千林落木”营造出宏大而凄清的氛围,引出“寒艳不招春妒”的红叶,赋予红叶一种独特而孤高的品格。“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则将孤单的旅人形象与红叶相映衬,强化了愁绪。 “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用细腻笔触写旅途所见,红叶与凄凉景色相伴。“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写尽红叶承载的愁绪 ,妙趣横生且情意深沉。

下阕词人由景入情。“长安谁问倦旅”道出自身漂泊无依、无人关怀的困苦。“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以己身飘零如红叶自比,尽显身世之悲。“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写出红叶虽有艳丽外表却不被赏识,实则暗示自身怀才不遇。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把红叶飘落写得凄美壮烈,充满生命凋零的感慨。最后“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回忆江南往昔的温馨时光,与眼前的飘零形成鲜明对比,更增伤感。全词借红叶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思,词藻华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

张炎

张炎,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