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出自 高适 的《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北: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今河北省北部。
  • 驱马:骑马疾行。
  • 蓟门:即蓟州城门。
  •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豁达:开阔,宽广。
  • 胡天:指北方的天空。
  • 五将:五位将领。
  • 前军:前锋部队。
  • 止半回:只有一半人返回。
  • 长剑:象征武士或军人的剑。

翻译

我骑马疾行穿过蓟州北门,北风中边疆的马儿哀鸣。 远望山口,一片苍茫,北方的天空豁然开朗。 五位将领已经深入敌境,但前锋部队只有一半人返回。 有谁怜悯我这不得志的人,只能独自带着长剑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适从蓟北归来的情景,通过“驱马”、“北风”、“边马哀”等词语,传达出一种边塞的凄凉与孤独。诗中“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展现了北方边疆的辽阔与壮美,而“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则透露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最后两句“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