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屿:孤立的岛屿。
  • 鲛(jiāo)人: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

翻译

悠悠的清水江,水位下降沙屿显露出来。回环的潭水石头下面很深,绿色的细竹在岸边茂密生长。鲛人潜藏看不见,渔父自在地唱歌。回忆起与您分别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如同在昨日。夕阳展开余晖的映照,在船中坐着兴致多样。向南眺望鹿门山,归来时心中怅然若有所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中孤屿的景色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水落石出、绿竹傍岸,展现出一幅清幽的画面。接着提到鲛人潜而不见、渔父歌自逸,增添了神秘而悠闲的氛围。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又让情感进一步积淀。夕阳返照中,诗人思绪万千,南望鹿门山后更有怅然若失之感,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意境优美深远。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