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出自 赵嘏 的《 闻笛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遏(è):阻止。
  • 碧落:天空。
  • 帘栊(lián lóng):窗帘和窗牖。
  • 桓子:即桓伊,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
  • 三弄:相传桓伊善吹笛,曾为王子猷吹笛,“三弄”就是笛曲名。
  • 马融:东汉经学家,遍注群经,著有《笛赋》。

翻译

不知是谁在画楼中吹起了笛子,那断断续续的声音随着断断续续的风传来。笛声响亮阻止了行云在天空中飘动,清亮平和伴随着冰冷的月亮映到了窗帘和窗牖上。兴致来了像桓伊那样吹奏起“三弄”,写成一篇作品怀念马融。一曲吹罢不知道吹笛之人还在不在,那余音嘹亮尚且还在空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诗围绕“闻笛”展开,生动地描绘了笛声的美妙和悠扬。诗中通过“断续声随断续风”表现出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荡的姿态;以“响遏行云横碧落”形容笛声之嘹亮,连天上的行云都能阻止;“清和冷月到帘栊”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引用桓伊和马融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最后以“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结尾,给人以绕梁不绝之感,留出想象空间,让人对那吹笛之人和美妙笛声回味无穷。整首诗意境清幽、空灵,通过对笛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高雅的情趣和淡淡的惆怅。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