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

西风一叶送行舟。浅迟留。舣汀洲。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新归重省别来愁。黛眉头。半痕秋。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湘浪莫迷花蝶梦,江上约,负轻鸥。
拼音

赏析

“西风”三句,言词人在白鹤江边送翁五峰回京城临安。而鹤江在临安东南面,遇“西风送行舟”,逆风而行,只得暂时回岸边停靠。“舣”,即整舟向岸也。《文选·蜀都赋》(左思):“试水客,舣轻舟。”刘注引应劭曰:“舣,正也;南方俗谓正船回湾处为舣。”舟回岸暂停,老友就可以暂时不走,这是词人内心所企盼的事。“新浴”两句。“红衣”,指荷花。言荷花,莲叶在江岸边摇曳,如女郎之新浴娇艳;流水受荷叶掩映而呈绿色,荷香随流水而飘向远方。此虽是描述行舟暂泊之处的景色,也含有热土难离的挽留之意在。“应是”三句。“离宫”,苏州本是吴国都城,城外虎丘馆娃宫等处都曾是吴王离宫,所以这里的“离宫”,当指翁停舟暂住之处所。言词人在城外原吴王旧日离宫遗址送别翁五峰,依依不舍,相对伫立,直到月芽升空。“小帘钩”,指新月。   “新归”三句,转而代翁五峰在京爱人立言。此言翁五峰自鹤江还京后,猜想他的爱人一定为因为两人重逢而向他诉说别后的离愁之苦。说她经常是紧锁双眉,冷面似秋霜,始终无法泯灭其对翁的相思苦。“天上”两句,系倒装句。此言伊人在绣楼上见到月光斜入,就联想到:天上月宫嫦娥与她孤身独处绣楼,非常相似。这两句也是爱人向翁倾诉离愁之苦的具体内容。“湘浪”三句,又是代伊人立言,劝告五峰。此是词人想象中五峰已回到京城家中,他的爱人又对翁说:你在湖南(湘浪)千万不要去拈花惹草,迷恋野蜂浪蝶,因为这些只不过是像与江鸥订立的盟约,她们都是转瞬而过,不再回头,很快就会撕毁盟誓的。结句含有要求五峰不负爱人旧盟情誓的意思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浅迟留:短暂地停留。:短暂。迟留:停留、逗留 。
  • 舣(yǐ)汀洲:把船停靠在小洲边 。:使船靠岸。汀洲:水中小洲。
  • 红衣:这里指红色的荷花。
  • 离宫:行宫,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
  • 黛眉头:紧皱的眉头,因发愁眉毛如黛色凝聚。: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于画眉。
  • 绣针楼:当指女子居住之楼,可能取七夕女子穿针乞巧之意蕴 。
  • 花蝶梦:美好的梦境,化用庄周梦蝶典故,这里指美好的幻想。
  • 负轻鸥:辜负了与轻鸥的江上之约,“轻鸥”常象征自由闲适生活或亲密的伴游,意即辜负了以往的自在时光或友人相伴的约定。

翻译

萧瑟的西风中,一片孤叶伴着友人乘坐的行舟飘流。你短暂地停留之后,船儿停靠在汀洲边。刚绽放的荷花娇艳欲滴,那碧绿的江水带着荷花的香气缓缓流淌。此时应该是离宫城外天色渐晚,有人孤独地伫立着,静静地看着小窗上的帘钩 。 友人重新归来,仔细回想离别后的愁绪。愁思使你眉头紧皱,仿佛凝结着半痕秋色。无论是天上仙境还是人间凡尘,都能看到那斜挂着的明月洒在绣针楼上。湘江的波浪啊,不要迷乱了那美好的花蝶梦,曾经在江上的约定,可不要轻易辜负那自由的轻鸥 。

赏析

这首《江城子》是吴文英送别友人翁五峰时所作,全词情感真挚细腻,意境清幽,韵味悠长。 上阕开篇描绘秋风中的一叶行舟,勾勒出送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索的氛围。 “浅迟留。舣汀洲” 简洁地写出友人短暂停留后即将离去的状态。 “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 描写出江边荷花盛开,绿水飘香的美好景色,以乐景衬哀情,更凸显送别时心中的惆怅。 “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通过想象友人离去后,有人在离宫城外独立于暮色中,看着帘钩的画面,含蓄地表达出送行者对友人的牵挂不舍。 下阕着重表现对别后愁情的追思。 “新归重省别来愁。黛眉头。半痕秋” 写友人归来,却仍带着离愁,紧锁的眉头宛如凝结的秋意,刻画出友人别后的忧愁心境。 “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 情景交融,明月照耀下的绣针楼,给人一种空灵、幽远之感,暗示出离别后双方天各一方却心意相连。最后 “湘浪莫迷花蝶梦,江上约,负轻鸥” 表达对友人的叮嘱,希望不要迷失在现实的纷扰中,不要辜负曾经与自由相伴的约定,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情感委婉深沉,余味无穷。整首词将送别之情、别后相思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巧妙融合,于细腻的笔触中见真挚深情。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