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出自 杜甫 的《 羌村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岁:晚年。
  • 迫偷生:被迫苟且偷生。
  • 娇儿:爱子。
  • 畏我复却去:害怕我又离开。
  • 追凉:寻求凉爽。
  • 萧萧:风声。
  • 抚事:思虑事情。
  • 煎百虑:形容心中忧虑重重。
  • 赖知:幸好知道。
  • 禾黍:泛指庄稼。
  • 糟床:榨酒的器具。
  • :这里指酒液流出。
  • 斟酌:饮酒。
  • 迟暮:晚年。

翻译

晚年被迫苟且偷生,回家的乐趣也少了。 爱子总是围绕在膝边,害怕我再次离开。 回忆往昔喜欢乘凉,常在池边的树下徘徊。 北风萧萧,强劲有力,思虑重重,忧心忡忡。 幸好知道庄稼已经收获,仿佛感觉到酒液从糟床中流出。 如今有足够的酒可以饮用,姑且用它来慰藉晚年的寂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晚年生活的片段,表达了他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沉感慨。诗中,“晚岁迫偷生”一句,道出了诗人晚年的无奈与苦闷。娇儿的依恋和诗人的忧虑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后半部分通过对庄稼收获和酒的期待,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简单愿望和对晚年生活的自我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