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出自 苏轼 的《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陛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明寺:在湖北黄冈。
  • 屐齿: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形状像齿。屐(jī)。
  • 长春苑:又称东苑、禁苑,为北宋的皇家园林。

翻译

门外的山光景色连马都感到吃惊,台阶前的屐齿痕迹是我首先踏行。风吹起的花朵错入了长春苑,云彩月光长久地照临着如同不夜城。绝不允许牛羊来伤害这至极的洁净,暂且看着鸦鹊在新晴中嬉戏。还需要带着被子留在僧榻上,等待聆听房檐被摧残竹子被冲击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乾明寺的景致。首联写诗人来到寺外,马因山光而惊,自己踏雪先行,突出雪景之美。颔联通过“风花”“云月”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迷蒙而美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颈联则体现了对雪景洁净的保护和欣赏,最后一联写诗人打算留在寺中僧榻夜宿,等待聆听雪融之声,充满了对自然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喜爱。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