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出自 李白 的《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遥夜:长夜。
  • 白石烂:出自《庄子·外物》,形容时间漫长。
  • 宁戚: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因不满齐桓公而未助其匡正国家。
  • 陈平:西汉开国功臣,最终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 搀抢:即“搀枪”,古代兵器,此处指战争。
  •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古时中原的代称。
  • 鸿沟:古代中国的一条大沟,比喻界限分明。
  • 历数:天命,指国家的命运。
  • 云雷:比喻国家的动荡不安。
  • 秉旄钺:手持旄(指挥旗)和钺(大斧),象征军权。
  • 虎竹:古代调兵的信物,虎符和竹简。
  • 藩翰:指国家的边疆和重臣。
  • 黄金台:指朝廷,也指重要的职位。
  • 青玉案:指宴会上的餐桌,也指高官的宴席。
  • 谗疑:谗言和猜疑。
  • 离叛:背叛,离心。
  • 白沙: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鼓噪:击鼓呐喊,指战争中的喧闹。
  • 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 宾御:宾客和随从。
  • 舟中指可掬:形容战船上的惨状,手指可以捧起,意指死伤惨重。
  • 骸争爨:骸骨争夺火堆,形容战争的残酷。
  • 草草:匆忙。
  • 昧前算:不明智的计划。
  • 剧星火:比喻形势紧急如星火。
  • 北寇:北方的敌人。
  • 七宝鞭:传说中的宝物,此处指珍贵的物品。
  • 太白:金星,古代认为是战争的预兆。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长虹:彩虹,古代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 秦赵:指秦国和赵国,泛指战争中的各方。
  • 祖逖:东晋名将,以忠诚和勇敢著称。
  • 过江誓流水:指祖逖过江时誓言要清平中原。
  • 清中原:指平定中原的战乱。

翻译

长夜漫漫无尽头,空自歌唱白石烂。 宁戚未助齐国正,陈平终辅汉朝兴。 战乱横扫河洛地,割据鸿沟分界明。 国家命运未转移,云雷动荡多灾难。 天命所授持旄钺,虎符竹简守边疆。 侍奉朝廷黄金台,传杯宴席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思归,自有归乡之叹息。 主将间谗言猜疑,王师忽背叛离心。 自来到白沙之上,战鼓喧天丹阳岸。 宾客随从如浮云,随风各自消散去。 战船中指可捧起,城上骸骨争火堆。 匆忙出关近前行,行进中不明前计。 南奔急如星火燃,北寇无边无际远。 顾念无七宝鞭留,留连道旁玩赏心。 太白星夜食昴宿,长虹日中贯穿天。 秦赵兴起天兵战,茫茫九州乱纷纷。 感遇明主恩情深,颇高祖逖忠诚言。 过江誓言流水间,志在清平中原地。 拔剑击打前柱上,悲歌难再重论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宁戚和陈平的对比,以及对战乱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诗末通过对祖逖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忠诚报国的志向。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深沉情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