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出自 李白 的《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岑徵君:指岑参,唐代著名诗人。
  • 鸣皋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贤才。
  • 中台:古代官制中的中书省,比喻高官显位。
  • 机兆:预兆,先兆。
  • 九州伯:古代九州的长官,比喻高官。
  • 潜辉:隐藏光辉,比喻隐居。
  • 探元:探索深奥的道理。
  • 窅默:深远而沉默。
  • 无垠:无边无际。
  • 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
  • 严陵: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
  • 巢由:指巢父和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隐士。
  • 偃蹇:高傲,不屈服。
  • 蹈海:跳海,比喻极端的行为。
  • 元规尘:比喻世俗的污秽。

翻译

岑公是相门之子,声望高雅如同安石。 世世代代都是贤才,高官显位最终三度更迭。 至人通达先兆,高揖九州之长。 奈何在天地之间,却选择隐居生活。 贵在能保持本真,隐居于幽静之地。 探索深奥的道理,观察变化于无边无际。 光武帝拥有天下,严陵是他的故人。 虽然登上洛阳的宫殿,却不屈服于巢父和许由的身姿。 我也辞别了明主,如今被称为高傲之臣。 登高远望万古,思考与广成子为邻。 宁愿跳海也不接受赏赐,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西来摇扇共拂去,世俗的污秽。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岑参归隐鸣皋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岑参高洁品格和隐居生活的赞赏。诗中,李白通过对比岑参与历史上的贤人,如夔龙、九州伯、严陵等,强调了岑参的不凡与超脱。同时,李白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诗风。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