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出自 杜甫 的《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湖南:指洞庭湖以南的地区。
  • 动经春: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春天。
  • 衔泥:燕子用嘴衔取泥土筑巢。
  • 两度新:指燕子两次来到诗人所在的船上筑巢。
  • 故园:指诗人的故乡。
  • 常识主:经常见到主人。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这里指春天。
  • 远看人:远远地看着人。
  • 巢君室:在你的房间里筑巢。
  • 何异:有什么不同。
  • 飘飘:形容飘泊不定。
  • 托此身:寄托自己的身体。
  • 暂语船樯:暂时停在船桅上说话。
  • 穿花落水:穿过花丛,落在水面上。
  • 益沾巾:更加让人感动落泪。

翻译

我在湖南客居,不知不觉中又迎来了春天,燕子两次衔着新泥来到我的船上筑巢。 它们曾经在故乡经常见到我,如今到了春天,却远远地看着我。 可怜的燕子到处筑巢,这与我飘泊不定的生活有何不同? 它们暂时停在船桅上与我交谈,然后又飞走,穿过花丛,落在水面上,这情景更加让我感动落泪。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湖南时所作,通过燕子两次来到船上筑巢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一句,既表达了燕子对诗人的熟悉,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后两句则通过燕子的飘泊与诗人的漂泊相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深沉与哀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