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出自 李白 的《 天台晓望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 四明: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与天台山相邻。
  • 华顶:天台山的最高峰。
  • 百越: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 赤城: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
  • 沧岛:指海中的岛屿。
  • 溟渤:大海。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能飞翔于九天之上。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能承载大山。
  • 翕忽:形容变化迅速。
  • 无倪:无边无际。
  • 朱实:红色的果实。
  • 鍊金骨:炼丹术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意指通过服用药物来强身健体。
  • 蓬阙: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天台山紧邻四明山,华顶峰高耸于百越之上。 山门映照着赤城的霞光,楼阁栖息在沧海岛屿的月光下。 站在高处远眺,直视下方的大海。 云层如大鹏展翅,海浪波动中巨鳌隐没。 风潮汹涌争斗,神怪变化迅速。 观赏这无边的奇迹,对道的好奇心永不停止。 攀折树枝摘取红色的果实,服用药物修炼金骨。 如何能长出羽毛,千秋万代地躺在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诗中,“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展现了天台山的高峻与辽阔,而“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则通过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增添了神秘与梦幻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的描述,如“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仙境生活的深切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普遍的道教情怀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