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 四明: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与天台山相邻。
- 华顶:天台山的最高峰。
- 百越: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 赤城: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
- 沧岛:指海中的岛屿。
- 溟渤:大海。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能飞翔于九天之上。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能承载大山。
- 翕忽:形容变化迅速。
- 无倪:无边无际。
- 朱实:红色的果实。
- 鍊金骨:炼丹术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意指通过服用药物来强身健体。
- 蓬阙: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天台山紧邻四明山,华顶峰高耸于百越之上。 山门映照着赤城的霞光,楼阁栖息在沧海岛屿的月光下。 站在高处远眺,直视下方的大海。 云层如大鹏展翅,海浪波动中巨鳌隐没。 风潮汹涌争斗,神怪变化迅速。 观赏这无边的奇迹,对道的好奇心永不停止。 攀折树枝摘取红色的果实,服用药物修炼金骨。 如何能长出羽毛,千秋万代地躺在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诗中,“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展现了天台山的高峻与辽阔,而“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则通过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增添了神秘与梦幻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的描述,如“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仙境生活的深切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普遍的道教情怀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