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林檎近:词牌名(“檎”音qín)。“双调”是宫调名,此词有上下两片。
- 初霁:刚刚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霁(jì):雨或雪停止,天放晴。
- 树杪:树梢。 杪(miǎo):树枝的细梢。
- 堕飞羽:指雪花飘落,如同鸟的羽毛坠落。
- 檐牙:屋檐的边缘,翘角像牙一样。
- 琅玕(láng gān):美玉,这里比喻屋檐下悬挂的冰凌。
- 迤逦(yǐ lǐ):逐渐、渐渐。这里指雪渐渐地融化。
- 步屐:指行走,穿着木屐漫步。
- 冰盘:这里指精致的盘子,用来盛放梅花等。
翻译
风雪过后,天气刚刚放晴,水乡傍晚的寒意却愈发浓厚了。树梢上,雪花如同鸟儿的羽毛般纷纷坠落,屋檐的尖角上挂着美玉般的冰凌。刚刚还为门前巷子里堆积的白雪而欣喜不已,可惜它却逐渐地消融残败了。眼见那矮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清澈的池塘也泛起了层层细微的波澜。趁着这晴朗的天气出门漫步正好,晚上设宴欢聚更添欢畅。梅花不畏寒冷,姿态亭亭玉立地被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望着眼前覆盖着白雪的山峦,天边的愁云仿佛都变了颜色,大家纷纷放下酒杯,一同寻觅高处去观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晴后的生活情境图,极具画面感。开篇点明时间为风雪初晴的傍晚,水乡的寒意增添了几分清冷氛围。“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将雪花飘飞与冰凌悬挂的景象描绘得如在眼前。雪由“门堆巷积”到“迤逦销残”,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也蕴含着一种美好易逝的淡淡的惆怅。
下阕笔锋一转,在这清冷背景下,人们开始享受生活。“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写出了人们趁着天晴外出漫步,晚上设宴欢聚的欢快场景。“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梅花入盘,既增添了雅致之意,又体现出梅花耐寒的高洁品质,与前文雪的清冷相呼应。末尾“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展现出众人面对雪景的感慨,放下杯盏去高处观赏,既有对雪景的喜爱与陶醉,又在对愁云的描写中隐约透露出一丝复杂的心境,整首词熔铸了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寄情于景,委婉动人。